快捷搜索:

姚滨:投身花滑57年,带出三对世界级双人滑组合

跟姚滨聊天,他总会不时提及“老大”“老二”“老三”。“老大”是申雪/赵宏博、“老二”是庞清/佟健、“老三”是张丹/张昊,他们是姚滨执教生涯最得意的代表作。

9月8日,北京天坛饭店附近,姚滨接受新京报记者专访。  新京报记者 王嘉宁 摄姚滨,中国第一代双人滑运动员、中国花滑“教父”级人物、世界花样滑冰名人堂成员。30余年的执教生涯,姚滨带出了申雪/赵宏博、庞清/佟健、张丹/张昊三对世界级双人滑组合,“老大”申雪/赵宏博更是拿下了温哥华冬奥会冠军。北京冬奥会前,已经退休的姚滨重返国家队,协助单人滑和冰舞项目备战。只是没多少人知道,当运动员不是姚滨自己的选择,退役后当教练也不是他的选择,甚至手里的队员大多也不是他选的。那些年,姚滨纠结过,也曾打过退堂鼓,但对花滑的执着让他坚持了下来。执教中国花滑30余年,姚滨率队拿到5枚奥运会奖牌、6枚世锦赛奖牌和7个总决赛冠军,把中国花滑运动从空白推至最高处。
拓荒
“那会儿都不懂,双人滑没有教材”2015年7月31日,北京携手张家口获得2022年冬奥会举办权。那天晚上,58岁的姚滨掉了好几次眼泪,“搞冬季项目50年了,这恐怕是我一生最后一次机会了。”当晚在首体有个庆祝活动,姚滨上台弹奏了一曲《黄河颂》,气势磅礴一如他当时的心情。2013年颈椎手术后,他已经很久没有弹钢琴了。姚滨是中国第一代双人滑运动员,但其实,当运动员并不是他的选择。父亲在黑龙江日报社工作,姚滨从小就对摄影、绘画、音乐感兴趣,他从没想过会成为一名运动员。“我是被选的。”8岁时,姚滨第一次被哈尔滨体校选走,但因为在后排跟班长说话,没几天就被以“纪律问题”退了回来。“回学校上课没几天,教室门又开了,进来一个老头,叫靖惠,又把我挑上了。”1930年出生的靖惠是中国第一代花滑运动员,2010年曾获得花滑功勋教练荣誉称号。姚滨最早练习的是单人滑,后来阴差阳错成了中国第一代双人滑运动员。“那时候双人滑根本就不受重视,连重点项目都算不上。”1978年,姚滨开始兼项双人滑,两年后搭档栾波参加了1980年多特蒙德世锦赛,那是中国队首次参加花滑世锦赛。对中国花滑运动来说,那是一个荒芜的年代,带姚滨练习双人滑的是之前的单人滑教练。关于双人滑,教练和队员都是两眼一抹黑,不知道该如何下手。出去比赛,把女士名字放在前面的双人滑传统都不了解。为了促进双人滑发展,有一年全国锦标赛规定没有双人滑的队伍不准参赛。“好多组合举都举不起来,都成笑话了。搂一搂、抱一抱,最后跟冰舞一样了。”姚滨笑着说,那会儿大家都不懂,没有教材,也没有录像带可以参考,捻转和抛跳等技术就更别提了。不过,既然留下来,姚滨就下定决心把事情做好。每天训练后,他就窝在宿舍哪儿也不去,手捧英语词典,翻译一些加拿大花滑的相关文章。当时队里有个教练是学俄语的,他的同学在黑河做外事工作,在那里能看到苏联的一些花滑比赛转播。每次有世界大赛,姚滨他们都会去黑河盯着电视屏幕学习,“那个时候,我们才知道什么是真正的花样滑冰。”1980年,中国代表团第一次组队参加美国普莱西德湖冬奥会,但当时没有报名双人滑。1984年萨拉热窝,姚滨和栾波开始了第一次冬奥会之旅。前一年的世界大学生运动会上,栾波/姚滨收获一枚铜牌,那是中国双人滑在世界大赛的首枚奖牌。 

 

(责任编辑:admin)

本文地址:/saishi/2022/0921/1791.html

相关标签: